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青岛全封浸教育科学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应该是政治思想教育啦。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啊社区教育不包括人才培养。美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以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少量本科生及博士生学制2~3年。硕士生以学位课程取得学分为主,不做课题,博士生除完成一定的学分外还必须完成研究课题,学制比较灵活,可以修一些学分后工作一段再来学习,可以5~7年完成学业。学习内容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及相关内容,重视教育技术94定义的阐述,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和开展研究,特点是在设计和评价上投入更多的力量。专利法制作也列入教学内容,学生主要是学习、研制网络方面的软件。他们明确表示“我们是培养软件的设计者,而不是培养软件的制作者”。学生来源主要是学校的教师,在具备某一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培养利用教育技术当好教师的能力,毕业后还回学校工作,学习方式主要是小组协作讨论学习。美国各个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多数下属教育学院,且大都把把教育技术定位在实践和应用研究上。随着技术进步和理论、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重心几经变迁,大多经历了媒体制作和开发,程序教学,系统方法等,目前面向教育和企业部门的培训和绩效研究则是研究重心的一个共同的趋势。创业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与会者的基本共识是,它是以传授创业知识为内容,以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为重点的特殊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终身教育、全面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利兹大学的经验是孵化“学生企业”,给所有学生提供发展创业技能的机会,机会包括学生企业教育、创业支持、课外机遇、实习岗位和学生主导创新等。尤其值得借鉴的是英国推行的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即帮助学生创业是学校长期的工作,学生毕业5年、10年,还能回到学校学习,学校给予两方面的支持,一是提供必要的创业资金做早期的企业投资,二是帮助学生把创业的点子变成现实。我国高职教育也在两难境地和尴尬局面中越陷越深,特别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工学结合,更是处于瓶颈期。在中国现实条件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支持不够;高职现有大部分专职教师难以适应和满足教学改革的高要求,而在企业中有经验又具备教育精神,有时间又能胜任教学岗位的外聘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也面临着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困境。尤其是极为重要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仿佛彷徨在十字路口,无法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以“大类招生”为牵引,人才培养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全省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基础课,85%以上的高校共开设创业指导课221门。立项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形成了“融入式创业教育”等多种创业教育模式。遴选10所高校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优先支持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24所高校制定了在校生休学创业的制度规定,12人办理休学创业手续。2015年,全省在校大学生创业由950多人增加到2000多人,带动就业近3000人;毕业生创业由700多人增至1300多人,带动就业近2000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观的缺陷剖析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偏离完整的人的教育方向。从社会价值看,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种非常功利性的教育价值选择,使学生成了教育加工的原材料。因此,有人说高职教育的;人;不见了,高职院校就是;人力加工厂;。这种现状,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个体价值看,由于受功利主义影响,学生把追求自身利益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为了今后找一份好工作,而不去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教育本身是人之为人的社会活动,而这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这种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工具化,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统一性。c社会教育